2005年12月21日星期三

散记

发表于2005年12月23日 11:30

初中的时候 喜欢上了阅读 就常常读家里的高中课本 现在还记得那时读《我的小桃树》《我与地坛》 也许正因为这些文章 渐渐开始了对生的思索 记得那是傍晚 倒在床上遐想的我的脑子里忽然涌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 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 我仍不时思索这个问题 可能想的方式已因时而变 但那求解的过程总在延续 还能依稀记得那时搬到院子后面的旧的二层阁楼的角上 背后能看到近处的后街远处的山 屋子是旧的 漆褪的剩些曲起的残壳 锈黄的窗纱也积了许多灰 天渐渐黑下的时候窗外的蓝黑 一点点变浓 那时 想了好久终不能想到答案 不久 教语文的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生活的文章 我便就在原来屋主留下的绿台灯下 写了作文 题目便是不完全和题的 当时还这么担心过 她让写“我们的生活____”我便把那横线提升了半格做了题 后来 她将那作文在班里读了 记得读到有一个片段 班里许多人笑了 那篇文章已经依稀记不得了 只记得一段段的思索 深入的思索排列 是如今的我无从重复但又觉得那时的文章在现在的我来仍是最满意的文章之一 许多我喜欢的文章现已不知何处而我也无从查找了 高三写了一首别词 那平仄音韵似都是自己感觉甚好的 本无意的开头后来一气呵成自己都有些意外 反复读起来 想要背下来背了一部分忙了别的就没背了 所以现在也不记得了 那词写在一本生物书的尾页 后来似乎是借人了 可能如今也寻不到了罢 前两天想把以前在《安静》(周国平)上写的评注集在一处做一篇东西 可刚找的时候 却又不见了 前两日借同学看 还有在我评注最多的一页给我的评注写的回复 现在宿舍灯灭了 明天再找罢 不知是否能找到 对生的思索延续到高中的时候 记得那时问同学的就比较多了 问他们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 有时就问你觉得为什么活着 答案有许多 都没有特别有印象的 也许是因为善良吧问的时候似乎在渴望回答之外多了些许仰视 但现在想来 相对于如今 当时高中的认知和回答可能不全面 那么同理 一直相对的话 又有谁能解释生命的意义呢 后来 零星接触到周国平的文字 高三时读了《孤独》一文 非常喜欢 抄下来 在早读读 如今看 也是周的文章里我最喜欢的一篇 又回到那个问题 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 记得那个傍晚 我得出了“感情”“爱”这一类 还把意识比做调色盘 也许真的是为了爱?前几天看到了周的一篇文章里写着和许多熟人招呼时感觉‘假’“累”之类的句子 又引起了我的思索 可是 也许 我们真的是为爱而活着的 比如 为什么我们在受到热情欢迎的时候高兴 也许就是因为感受到了爱 很多人在得知这个效果后去重复并称之为应酬 也许只知其效为了一些模糊或具体的目的 却不知真正深处的原因 至于《孤独》我真的很喜欢 但作者在他的文章里不时提到 灵魂只能独行之类的语句 我还是要回到落慨前那单纯的想法 还是愿意把爱看成一种信仰般圣洁的东西 其实信仰要解释是多么困难 前几周还和冰山在群里谈起了灵魂 现在有些想找到当时的聊天记录 可能是找不到了吧 但我能理解信仰的那种感觉 在《安静》里我写过什么时候要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 又进一步 我曾一直想把人的许多思维归结为模仿 高中时我曾思索人的意识时说:也许我们的意识里有许多圈 当某些事被感知符合符合某个感情的圈的时候 就开始转动 当有新的影响出现的时候 又会调到别的圈里转动 可是 为什么在这些圈里转动呢?哦刚用到了“影响”这个词 那时我总在想也许 人的思维都是影响而生的 当感知触动某个圈的时候 就开始在圈里转动 可是爱 是否也是。。。 我很理解那信仰般感觉的爱 可我又开始问 爱是否也是种欲望 也是种模仿 有人说人初性善 人初性恶 可是否人初本无谓善恶 而欲望 有人说占有欲 自私 之类 可那是否也是种模仿?为什么又有人能那么自然的谦让无争? 善恶本相对 可是否 善之初只是为平分占有的规则的维护而称赞出的荣誉的升华?
初于200511月末12月初 定于12月21日晚22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