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1日星期三

散记

发表于2005年12月23日 11:30

初中的时候 喜欢上了阅读 就常常读家里的高中课本 现在还记得那时读《我的小桃树》《我与地坛》 也许正因为这些文章 渐渐开始了对生的思索 记得那是傍晚 倒在床上遐想的我的脑子里忽然涌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 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 我仍不时思索这个问题 可能想的方式已因时而变 但那求解的过程总在延续 还能依稀记得那时搬到院子后面的旧的二层阁楼的角上 背后能看到近处的后街远处的山 屋子是旧的 漆褪的剩些曲起的残壳 锈黄的窗纱也积了许多灰 天渐渐黑下的时候窗外的蓝黑 一点点变浓 那时 想了好久终不能想到答案 不久 教语文的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生活的文章 我便就在原来屋主留下的绿台灯下 写了作文 题目便是不完全和题的 当时还这么担心过 她让写“我们的生活____”我便把那横线提升了半格做了题 后来 她将那作文在班里读了 记得读到有一个片段 班里许多人笑了 那篇文章已经依稀记不得了 只记得一段段的思索 深入的思索排列 是如今的我无从重复但又觉得那时的文章在现在的我来仍是最满意的文章之一 许多我喜欢的文章现已不知何处而我也无从查找了 高三写了一首别词 那平仄音韵似都是自己感觉甚好的 本无意的开头后来一气呵成自己都有些意外 反复读起来 想要背下来背了一部分忙了别的就没背了 所以现在也不记得了 那词写在一本生物书的尾页 后来似乎是借人了 可能如今也寻不到了罢 前两天想把以前在《安静》(周国平)上写的评注集在一处做一篇东西 可刚找的时候 却又不见了 前两日借同学看 还有在我评注最多的一页给我的评注写的回复 现在宿舍灯灭了 明天再找罢 不知是否能找到 对生的思索延续到高中的时候 记得那时问同学的就比较多了 问他们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 有时就问你觉得为什么活着 答案有许多 都没有特别有印象的 也许是因为善良吧问的时候似乎在渴望回答之外多了些许仰视 但现在想来 相对于如今 当时高中的认知和回答可能不全面 那么同理 一直相对的话 又有谁能解释生命的意义呢 后来 零星接触到周国平的文字 高三时读了《孤独》一文 非常喜欢 抄下来 在早读读 如今看 也是周的文章里我最喜欢的一篇 又回到那个问题 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 记得那个傍晚 我得出了“感情”“爱”这一类 还把意识比做调色盘 也许真的是为了爱?前几天看到了周的一篇文章里写着和许多熟人招呼时感觉‘假’“累”之类的句子 又引起了我的思索 可是 也许 我们真的是为爱而活着的 比如 为什么我们在受到热情欢迎的时候高兴 也许就是因为感受到了爱 很多人在得知这个效果后去重复并称之为应酬 也许只知其效为了一些模糊或具体的目的 却不知真正深处的原因 至于《孤独》我真的很喜欢 但作者在他的文章里不时提到 灵魂只能独行之类的语句 我还是要回到落慨前那单纯的想法 还是愿意把爱看成一种信仰般圣洁的东西 其实信仰要解释是多么困难 前几周还和冰山在群里谈起了灵魂 现在有些想找到当时的聊天记录 可能是找不到了吧 但我能理解信仰的那种感觉 在《安静》里我写过什么时候要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 又进一步 我曾一直想把人的许多思维归结为模仿 高中时我曾思索人的意识时说:也许我们的意识里有许多圈 当某些事被感知符合符合某个感情的圈的时候 就开始转动 当有新的影响出现的时候 又会调到别的圈里转动 可是 为什么在这些圈里转动呢?哦刚用到了“影响”这个词 那时我总在想也许 人的思维都是影响而生的 当感知触动某个圈的时候 就开始在圈里转动 可是爱 是否也是。。。 我很理解那信仰般感觉的爱 可我又开始问 爱是否也是种欲望 也是种模仿 有人说人初性善 人初性恶 可是否人初本无谓善恶 而欲望 有人说占有欲 自私 之类 可那是否也是种模仿?为什么又有人能那么自然的谦让无争? 善恶本相对 可是否 善之初只是为平分占有的规则的维护而称赞出的荣誉的升华?
初于200511月末12月初 定于12月21日晚22日辰

2005年11月21日星期一

关于孤独

2005年11月21日 23:00

关于孤独

孤独是一种快乐
因为她能给自己一些安静
孤独是一种痛苦
因为她能给自己许多空暗

孤独不同与无聊
因为她更深沉
孤独也不是寂寞
她没有寂寞那样富有诗意


她总联系情感里的软弱
她总是激发人念出她的名字
或许说出她的名字能得到一丝希望

因为至少这样算一种表达

孤独应该是 宁静 淡雅

而又不空虚
TO BE CONTINUED 200408300610

世之庸众,其名利真乎?可争沪?而又何言? 楼高人杂世早不古 路复众俗何去从? 唯独行独思独寻, 无诉欲方感于知音 诉盛而知者几何?失望几多? 恐听着稀而懂者罕 唯独寻知博心广着于之言叙世之前心之界 终独行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有感于友人昨言而网寻昔日所读周国平文摘于此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431-12-7.html
第十二篇 《随感》人与永恒(1982~1991) 第234节:

孤独(1)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 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 ,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
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 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的奴隶。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 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 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每逢节日,独自在灯下,心中就有一种非常浓郁的寂寞,浓郁得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命的 酒,别有一番酩酊。
人生作为过程总要逝去,似乎哪种活法都一个样。但就是不一样。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 可以以逸待劳地接收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 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 化外来印象的能力。
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
在静与闹、孤独与合群之间,必有一个适合于我的比例或节奏。如果比例失调,节奏紊乱, 我就会生病--太静则抑郁,太闹则烦躁。抑郁使我成为诗人,烦躁使我成为庸人。
一个精神上自足的人是不会羡慕别人的好运气的,尤其不羡慕低能儿的好运气。
活动和沉思,哪一种生活更好? 有时候,我渴望活动,漫游,交往,恋爱,冒险,成功。如果没有充分尝试生命的种种可能 性就离开人世,未免太遗憾了。但是,我知道,我的天性更适合于过沉思的生活。我必须休 养我的这颗自足的心灵,惟有带着这颗心灵去活动,我才心安理得并且确有收获。
如果没有好胃口,天天吃宴席有什么乐趣?如果没有好的感受力,频频周游世界有什么意思? 反之,天天吃宴席的人怎么会有好胃口,频频周游世界的人怎么会有好的感受力? 心灵和胃一样,需要休息和复原。独处和沉思便是心灵的休养方式。当心灵因充分休息而饱 满,又因久不活动而饥渴时,它就能最敏锐地品味新的印象。
所以,问题不在于两者择一。高质量的活动和高质量的宁静都需要,而后者实为前者的前提 。 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 是真的。
健谈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为他需要听众。寡言者也需要听众,但这听众多半是他自己,所 以他比较安于独处。
有的人只有在沸腾的交往中才能辨认他的自我。有的人却只有在宁静的独处中才能辨认他的 自我。
没有自己独居的处所是多么可怕的事,一切都暴露无遗了。在群居中,人不得不掩饰和压抑 自己的个性。在别人目光的注视下,谁还能坐在那里恬然沉思,捕捉和记录自己的细微感受 。住宅危机导致了诗和哲学的生态危机。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
当然前提是:如果孤独是可以学会的话。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 是个可怜虫。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 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知道痛苦的价值的人,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亲近的人。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又不陷于孤独,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尽管注定孤独,仍然会感觉到孤 独的可怕和难以忍受。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 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悲剧性之所在。
说到底,在这世界上,谁的经历不是平凡而又平凡的?心灵历程的悬殊才在人与人之间铺下 了鸿沟。
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无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消 遣。寂寞是自我与他人共在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 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
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庸人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
无聊是喜剧性的,孤独是悲剧性的,寂寞是中性的。
无聊属于生物性的人,寂寞属于社会性的人,孤独属于形而上的人。
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

第十二篇 《随感》人与永恒(1982~1991) 第235节:孤独(2)
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 神上的超群卓绝。
寂寞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情境。一个人忍受不了寂寞,就寻求方便的排遣办法,去会朋友,谈 天,打牌,看电视,他于是成为一个庸人。靠内心的力量战胜寂寞的人,必是诗人和哲学家 。 老是听别人发表同样的见解和感叹,我会感到乏味。不过我知道,在别人眼里我也许更乏味 ,他们从我这里甚至连见解和感叹也听不到,我不愿重复,又拿不出新的,于是只把沉默给 他们。与人共享沉默未免太古怪,所以,我躲了起来……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 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 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个人之间,这种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 。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个界限。但是,一旦这个界限清晰可辨并且严加遵 守,那么,交往的全部魅力就丧失了,从此情感退场,理智维持着秩序。 在任何两人的交往中,必有一个适合于彼此契合程度的理想距离,越过这个距离,就会引起 相斥和反感。这一点既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友谊。
也许,两个人之间的外在距离稍稍大于他们的内在距离,能使他们之间情感上的吸引力达到 最佳效果。形式应当稍稍落后于内容。 实际上并非心心相印的人,倘若形影不离,难免会互相讨厌。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 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世上许多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同他交朋友。 他困惑了:他们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如 何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呢? 你们围着他,向他喝彩,他惶恐不安了。你们哪里知道他心中的自卑,他的成就只是做出来 给自己看的,绝没有料到会惊动你们。
"假如把你放逐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个人,水远不能再回地球接触人类,同时让你长生不 老,那时你做什么?" "写作。" "假如你的作品永远没有被人读到的希望?" "自杀。" 我相信,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 种满足,它在一定意义上是自足的。但是,前提是人类和人类精神的存在,人类精神的基本 价值得到肯定。惟有置身于人类中,你才能坚持对于人类精神价值的信念,从而有精神上的 充实自足。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如果与人类精神永远隔绝,譬如说 沦入无人地带或哪怕是野蛮部落之中,永无生还的希望,思想和作品也永无传回人间的可能 ,那么,再优秀的灵魂恐怕也难以自足了。
孤独者必不合时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
语言是存在的家。沉默是语言的家。饶舌者扼杀沉默,败坏语言,犯下了双重罪过。 ———似未完而记忆又已不甚明了,日后再寻,记于此 20051121

2005年10月1日星期六

诗联几首

2005年10月01日

烟雨蒙蒙
2005年10月01日 14:54
微风微拂微微徐,
细丝细声细细语。
蒙雾蒙纱蒙蒙现,
烟雨深处山依稀。

感伤绝句
2005年10月01日 14:58
夕阳渐下晚霞暗
少年凭窗形影单
木叶动摇冷风起
树心张扬我心寒

励志对联
2005年10月01日 15:07
迎风迎雨扬帆起航征寻浩瀚汹涌学海从未言败
自由自在展翅腾飞翱翔邃远辊霍苍天永不妥协

2005年9月1日星期四

开博序

万物皆有缘
君有缘来此
欢迎
此间文字未注明转载者皆为帅彪原创
倘若君读而欢喜
必是有共鸣处
帅亦甚为欢喜
文字打动得共鸣其实非文字乃思考耳
故君必为善倾听且聪慧之人
帅亦期待您读文之后若有分享于朋友之意
请告知本站网址而非“Ctrl+C和Ctrl+V”
本站文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站亦保留记录来访IP及系统数据之权利

http://www.shuaibiao.net/ 2008年06月15日 16:29
http://sites.google.com/site/shuaibiao/Home/%E6%AC%A2%E8%BF%8E-welcome